贴牌手机丧钟敲响 一场针对贴牌手机的声讨运动已经展开。事情的导火线是在上月举办的"2005中国移动产业高峰论坛"上,信产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鲁阳的发言。
鲁阳表示,今年年初,电信管理局对22个厂家的22种型号手机进行质量抽查,抽查合格率仅为63.6%。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自己基本不生产手机,而是将手中的牌照资源出租牟利。而无牌照厂商的手机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严重的售后服务问题。
有报道指出,目前信产部已经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对贴牌手机一事进行调查,而地居深圳的托普便是此次调查行动的第一个目标。
事实上贴牌手机在业内早已是无人不知的事。由于此前国家严格限制手机生产牌照的数量,导致了一部分首先拥有牌照的厂商靠手中的牌照坐拥金山的畸形现状。
解开贴牌手机的本质
"只需打开手机的电池盖子,检查里面的入网许可标签就可以知道这款手机到底用的是谁的牌照。"一位长期饱受无牌之苦的手机厂商告诉记者,"在国内,托普、CECT(中电)都是牌照出租的大户。"
在国际上,贴牌生产其实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国内厂商生产的家电产品、节能灯等更是通过贴牌的方式以各大知名品牌的面目走向世界各国的市场。为何惟独手机贴牌会成为众矢之的呢?
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关节:"一般的贴牌方式是国外厂商找国内厂商代工生产,以降低成本。而对方往往都是知名品 牌,对国内生产厂商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品质控制上更是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与此相比,而国内贴牌手机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比如甲厂商手中有手机生产牌照, 然后出租给乙厂商。乙厂商有了租来的牌照后,往往只需要拥有一条组装线就可以生产手机了。从主要模块到设计都是买来的,而大可不必从研发开始按部就班地去 做。这样一来在周期和成本上的优势都是那些真正做手机的厂商所无法比拟的。但一旦产品出了质量问题,牌照出租方做的是坐地收金空手套白狼的买卖,不可能提 供售后服务,而牌照寻租方连条正规的生产线都不具备,设计都是买别人的,售后服务自然是无从谈起了。"
"前一种贴牌是'品牌',后一种贴牌是'牌照',这就是本质区别。"这位人士说,"那种'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的厂商不仅在价格上 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国产手机质量普遍较差的印象,这对那些真正在做产业的厂商伤害很大,这是众多厂商群起攻之的出发点。"
贴牌手机的末路
随着手机生产牌照闸门的开启,手机牌照不再是紧缺资源。而国内手机的产能早已超出市场容量,一批手机厂商被淘汰出局已成必然趋势。
易观咨询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手机核准制施行之后,未来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一些既不具有技术实力,又缺乏渠道和品牌优势的中小品牌手机厂商,其生存将变得更加困难,20%的国内厂商将被淘汰出局。
而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指出,新政策确立了多项准入市场的要求,包括技术能力、制造设施、售后支持和 注册资本等,这将对那些本身没有与手机相关的业务、只是依靠从原设备生产商或原设计生产商收取许可证费用的厂商带来压力,两年内将有六分之一的厂商会出 局。
一位正加紧申请手机牌照的厂商副总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产能如此过剩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厂商再次加入。在这些后入者中不乏实力雄厚 者,如一些厂商原本就是为其他品牌做代工,一些设备厂商在技术方面有过人之处。这样看来,对于那些之前的牌照出租"专业户"而言,距离坐吃山空那一天的到 来已经不远了。 (华认技术,手机牌照)
上一主题: 广电总局整改互联网电视:违规将收回牌照
下一主题: 手机没有入网许可证怎么办?